语文《老北京的春节》教案

时间:2024-06-12 16:14:30
语文《老北京的春节》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老北京的春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老北京的春节》教案1

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

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

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体味民俗。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时间风俗习惯4.交流汇报,老师板书:腊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结束(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5.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儿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中有声有光地玩耍。)

②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用来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出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二十三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除夕以前,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正月十五,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说说自己的体会。(充足、丰盛。)

②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①初一逛庙会,元宵节逛灯会。体会人们清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②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8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受,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彻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的本课词语。

2.收集各地春节习俗。

语文《老北京的春节》教案2

一、激趣导入

(师:课前放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师: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到许多年前的老北京过春节,体会老北京的传统习俗。(补充课题:老北京的春节。)

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哪儿的春节?(指课件)

生:老北京(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突出“老北京的”几个字。)

师:是现在的北京吗?不是,是许多年前的北京,所以叫它“老北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想去老北京的春节看看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18小声的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课后注音,并且把生字多读几遍。

生:自由小声的读文。

师:在读的过程中有哪些字的读音,你要提醒大家呢?

生:提醒大家“色如翡翠”的读音。

师:小老师提醒的好,跟着读/谢谢你对大家的提醒。

生:全班读。

师:课文中的词语带上音节,你们会读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课件)

生:自由读、齐读。

师:去掉音节,能读准确吗?

生: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师:认识了新词,那就高高兴兴去看看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哪个小组愿意带我们去看看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师随时纠正读音错误)

生:开火车读文。

师: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听的过程中有问题请举手。

生:读文,倾听。

师:刚才同学读得很认真,听的同学也很认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美德,我们同学做得真好。

随文指导朗读:2段---

师:从腊八开始,经过一个月后,蒜就泡的?醋也有?

快流口水了吧,我们品品它的色和味吧。 (生齐读该句)

3段--- “年假”相当于我们这里的什么假期呢? “年根”是什么时间呢?

师:(生读后)读得真好,听的也认真,鼓励他们和自己!

师:听了六位同学的朗读后,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 ……此处隐藏1751个字……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断的思考交流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抓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了解老北京的民俗,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体验激趣、导入新课

1、放录像: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画面,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钟声响起,大家一片欢腾的片断)

2、板书春节:看完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板书:春节

3、说春节:喜欢过春节,你想到了哪些有趣开心的事?

4、小结补充板书:提起春节,咱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天我们跟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到老北京的春节去看看,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师:这是哪里的春节?

生:老北京(再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自主浅悟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初识课文

(1)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

(2)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腊月 热闹 正月初九)

(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4)、老师把重要的日子做成了日历,咱们来看一下,齐读一下吧。

(课件:日历。学生齐读)

三、入境学文,精读品味

(一)学生自主学习

1、春节有这么多重要的日子,你最喜欢哪个日子呢?请同学从课文中找出那一段,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2、学生自读课文

3、读后交流

(二)精读描写除夕的段落

1、预设:我喜欢除夕这个自然段,启发,你为什么喜欢?(热闹)

2、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除夕这一段,一起来看看这一段,自己读一读,感受一下除夕的热闹吧,

3、学生自由读

4、配乐读: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想象着这热闹的景象,让我们再来有滋有味的读读这一段吧。学生齐读

(三)精读描写大年初一的段落。

1、指名读。刚才谁选的这一段?请你来读一下。

2、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截然不同”什么意思?自己读一读,联系着上一段的内容,体会体会,大年初一与除夕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3、学生交流。

4、师小结:除夕晚上,人们赶着回家,赶做年菜,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热闹而忙碌。

5、谁想来读一读除夕的热闹和大年初一的悠闲?大年初一过完了,同学们可别停下脚步,更精彩的还在后面,更精彩的是……

(四)精读描写元宵节的段落

1、老舍爷爷说更热闹的是元宵节,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年用心读课文,画出描写元宵节热闹的句子,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自读讨论

3、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4、小结:刚才同学说除夕是热闹的,但没有月光,而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天上月光是很好的。元宵节到处是灯,天上是灯,地上是灯,家里也是灯,太美了,怎能不说春节的高潮是元宵节呢?

5、各种各样的花灯,令人耳目一新,谁能不喜欢呢?这么热闹的灯会,你们想不想读一下呢?

6、老北京的春节就要结束了,谁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

师:老北京的春节结束了,可再过几十天,我们的春节就要来到了,同学们到时好好看看我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我们的春节又有那些习俗呢?

作业设计

1、 写写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2、 搜集春节有趣的民俗,传说故事

板书设计

老北京的春节

腊月 热闹 正月初九

语文《老北京的春节》教案5

一、教材简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北师大《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第二篇课文。

这篇课文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进行了介绍。全文共7个自然段。通过对老北京春节的开始、结束的描写,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

二、基础性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及5个新词。

2、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和“结束”的日子以及人们的活动。

三、发展性目标: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阅读,找出各个时期人们的活动,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

教师在这节课中主要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师还将适当放手,给学生留下小组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学法:

学生在课下要做好充分的预习,熟读课文,对课文及一些有关春节的知识做一了解。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

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出借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民族风貌。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视频和说知道的传统节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文分析:

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有整体印象,通过找描写春节“开始”“”和“结束”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填表,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三)深入分析课文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分析,找句子,谈感受,来体会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忙碌、以及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通过“”部分的学习,学生已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我又设计了和家乡春节的比较,是学生和北京的春节拉近距离,亲身体会,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五)最后设计了过春节应注意些什么和制定春节计划,来告诉学生过一个安全、和谐、有意义的春节才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真正目的。

不足:课程设计,本人要求尽善尽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但课堂中总会出现新情况和设计时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还很多。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语文《老北京的春节》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