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

时间:2025-04-18 01:26:25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1

《红领巾真好》是二年级一期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这首诗中写到的红领巾、小鸟都是孩子们熟识的事物,所以整篇课文的学习难度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很大。

本节课中我很注重识字教学,因为识字是读文的基础,只有把生字掌握了,学生才能更好的朗读、理解课文。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巩固识字,如指名认读,集体读,开小火车读等,个别平时站起来发呆的学生这节课的生字也顺利过关了,不管课上的如何,至少这也是一种收获。

另外朗读也是我特别看重的一点。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诗歌易于朗读和背诵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比如,学生集体读,个别读,自由读,分组读,范读以及老师和学生合作读。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孩子们对于课文有了更深的印象和理解,同时对于完成课文的背诵目标也是很大的帮助。另外我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鸟需要我们的保护,我就出示了几张受伤小鸟的图片并配上比较悲伤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小鸟的可怜,伤害小鸟的人很可恶,进而更增加学生爱护小鸟的决心,也体现红领巾爱鸟,护鸟多么值得我们学习,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都能很快的融入课文,融入角色,体会了小鸟的快乐和保护小鸟的重要性,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很重要。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诗歌,但是诗歌的美感在上课的时候却没有被很好地烘托出来,另外孩子们的潜能也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能有更大的进步。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小鸟图片、录音机、磁带。

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也来了,想知道他是谁吗?听--是谁?

生:小鸟。

师:想不想和小鸟一起到美丽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放录音

生:想。

师:但是小鸟说了,小朋友必须先闯过它设的两道关才能和它一起去。咱们要不要闯关?有没有信心?

第一关:读生字(课件出示)

叽、蓬、跃、巢、喳、棱、牌、崭

第二关:读词语

羽毛、红领巾、捉虫、梳理、活跃、机灵、清晨、蹦蹦跳跳

师:像蹦蹦跳跳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

师:大家的表现棒极了,那就让我们和小鸟一起唱着歌走进大森林,再次走进26课红领巾真好(师放录音《快乐的节日》并板书课题)

二 分节教学,理解、朗读、背诵课文。

(一)教学第三小节

1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师:红领巾真好,是谁在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谁找到了?快说给大家听吧!

生:小鸟夸红领巾、放鸟巢、写木牌

师:粘贴小鸟图片并板书放鸟巢、写木牌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小鸟夸红领巾真好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谁能读一读?

生: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请大家齐读这一小节。

2背诵第三小节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听,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赶快练习吧!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生:练习背课文

师:谁愿意试试?

生:背诵课文

师:(小结)你的记性真好!小朋友们对自己刚才的表现满意吗?那给自己再鼓鼓劲吧!老师希望你们下面会有更出色的表现,有没有信心?

(二) 教学一、二小节

师:清晨,红领巾早早来到树林里,手捧鸟巢,肩扛木牌,给小鸟安家,宣传请爱护小鸟。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样做吗?请再读课文,和你的小伙伴交流讨论一下谁能说说?

生:交流讨论

师:课文中是怎样说小鸟活泼可爱的?

生:读课文

师:小鸟是那么的可爱,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小鸟吗?大家都喜欢它,那该怎样读出这种语气呢?谁愿意试试?

生:读课文

师:他读得怎么样?大家想不想看看小鸟可爱的样子啊?请看前面(出示课件)小鸟的样子多可爱呀!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你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好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生:汇报(师板书可爱的)

师:因为他是可爱的小鸟,红领巾才为它放鸟巢,写要牌。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还因为机灵,红领巾(师板书机灵的)

师:课文中是如何说的?

生: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师:谁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生:朗读课文(师放配乐)

(三)背诵课文

师:读得太好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能背一句话,有的能背一小节,想不想把全篇都背下来?可能有点困难,那老师给点背诵提示好不好?(课件出示)如果实在背不来,可以背一句话或一小节,同学们背得怎么样?

生:背诵课文。

三、情感升华,拓展思维

师:文中的小鸟儿们在红领巾的关心、爱护下,快乐的生活在大森林,可是的一只小鸟却无家可归了(师放动画)

生:看短片

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

四 总结

师:对呀!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树木的医生,森林的卫士,我们应该像课文中的红领巾那样爱护它、保护它,同时也要爱护其它小动物,爱护它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动物成为永远的好朋友吧!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和特点:

1、引导 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此处隐藏11494个字……机灵的小鸟带来了它的朋友,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课件出示图片:黄鹂、燕子、喜鹊、杜鹃)这些小鸟都是捉虫高手呢!”课后我发现效果还真是大不相同呢!

课文第二小节教学最先我是这样设计的:

1、师:快乐的小鸟让森林立刻变得热闹起来,看!(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自由发言,小鸟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扇动翅膀)(课件出示“扑棱棱”)这个词表示的就是鸟扑打翅膀的声音。谁会读?(指名读)学学鸟儿扑翅膀的动作,把这个词连读两遍。(齐读)

2、师:森林里会捉害虫的小鸟有谁呀?(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图片:黄鹂、燕子、喜鹊、杜鹃)

3、师:你最喜欢谁,把谁的名字加到诗歌里夸夸它。(生读,师相机评价)你还喜欢谁,也这样说给同桌听。

4、在你们的夸赞下,小鸟们捉虫子捉得更起劲,它们在林间飞来飞去,真活跃呀!(板书:活跃)齐读两遍,刚才你们积极发言,也是活跃的表现。

我发现,阅读教学遵循“四个不教”原则后,课堂教学变得“少而精”,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总结

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老师应该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遵循“四不教”原则,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导师给我指出了需改进的地方:教师评价语应具有评价和引导的作用,不能空洞,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建议学习王崧舟老师和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实录,体会课堂评价语的魅力。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13

《“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儿童诗。语言生动形象有趣,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插图精美,极大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使文章与学生产生共鸣。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诗歌朗诵节奏性强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文章中心思想。在学习文章的同时还要强调语文知识的训练,注意各种词语的积累,如“AABB,ABB式词语”,以及“一会儿一会儿;因为所以”句式的训练,通过训练达到巩固低部学生的语文基础。

语言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技能,要想掌握必须通过训练,不断夯实双基,打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金钥匙”。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14

今早,我给孩子们上第七单元的26课《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节奏欢快。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全文。富有情趣,给人以美感。早读时间,我让孩子们读了很多遍课文,给他们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昨晚,我认真地备了课,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

这首精美的儿童诗歌共有三节,第一节写了小鸟的活波可爱,让人不由自主去爱这些小精灵。第二节通过这些小精灵捕捉害虫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小鸟是森林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他们,保护他们。最后一节以红领巾爱鸟的行动点明了“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短短的三节文字,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益鸟的环保观念,并启发学生要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鸟类。

上课伊始,我以课文题目引入,红领巾指谁?为什么说他们“真好”。孩子们再一次认真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

精美的课件,形象直观的媒体展示,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之中。学习第一节的时候,一幅清晨美丽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一缕柔和的阳光斜斜透过树梢洒在树林的草地上,空中有欢快的小鸟翻飞叽叽喳喳地叫着,这样有声有色的美景吸引住了学生,每一个孩子都仿佛走进了清晨的小树林中,听着小鸟欢快的叫声。学习第二节的时,重点让孩们理解“扑棱棱,捕捉害虫。”还是以多媒体展示,飞动着的小鸟叫着,飞着,仿佛听得见那声音。捕捉害虫的忙碌,还拓展了一些课文以外的知识,杜鹃鸟、燕子、啄木鸟等每天能捕捉多少害虫的资料。

几个红领巾扛着“请爱护小鸟的木牌,清晨走进小树林,小鸟围着红领巾在欢叫,仿佛在说着“红领巾真好!”

课文中一个生字的学习,我在田字格中一笔一笔示范的,孩子们跟着写。

这节课的学习,我是满意的,孩子们能声情并茂地朗读,也理解了“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这一主题。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15

《“红领巾”真好》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我尽量做到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知,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红领巾”爱鸟,护鸟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的启发熏陶,激发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的热情。

一、疑问开路,导入新课。

直接出示课题后,先指名、集体读一读课题再提出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疑问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同时也渗透了文章的线索和教学活动展开的思路。学生们一开始就被深深地吸引,兴趣盎然的学习课文。

二、自主识字,培养能力

这是第一课时的学习,识字是首要目标。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的能力,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生字,因此,在教学中我出示生字后先让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读读字音,记记字形,找找词语;接着再让学生和同桌交流学习了哪个生字;然后在指名说说你认为比较难的字,最后开火车检查学习情况。这样一步步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也顺利的完成了生字的教学。

三、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1、音画情境

形象的画面,逼真的音响,声情并茂的朗读,都将浓厚地渲染气氛,让学生深深地融入情景。在学习第一小节的时候,我出示了一张清晨树林的图片,一缕缕的阳光穿过树叶照在草地上,小树醒了,小草醒了,小鸟也醒了,接着让学生听小鸟欢快地叫声,这样一个有声有色的场景马上吸引了学生,让学生仿佛真的走进了清晨的树林,有动听的鸟叫声,有飞来飞去的小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也真切地感受到小鸟在树林中是多么快乐,多么自由自在!

又如:在学习第三小节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爱护小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鸟需要我们的保护,我就出示了几张受伤小鸟的图片并配上比较悲伤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小鸟的可怜,伤害小鸟的人很可恶,进而更增加学生爱护小鸟的决心,也体现红领巾爱鸟,护鸟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这两个环节增加了音画的功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都能很快的融入课文,融入角色,体会了小鸟的快乐和保护小鸟的重要性,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很重要。

2、角色体验

引情入境,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面对二年级的小学生,如何让孩子喜欢语文,走近语文,品味语文?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用美好的心灵与智慧打造了个性飞扬的课堂。在学习第二小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忙着捉虫,我就带领学生来学做捉害虫的小鸟,我们就是活跃的小鸟,清晨,小鸟们起床了,张开翅膀,起飞了,扑棱棱,扑棱棱,越飞越快,越飞越高了,……那时侯学生仿佛自己就是在捉害虫的小鸟了,飞来飞去,忙着捉虫,他们完全走进了课文中的角色,忙着小鸟的忙,开心着小鸟的开心。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